第37章 燧发枪出炉 (第1/2页)

加入书签

最快的钻头只用了三天,后面的钻头据估算需要4-11天不等,反正他们是没等“拖后腿”的钻完,直接换“快钻”了。这也是因为天冷河道结冰了,若是能用上水力镗床,李子园估摸着一两天就能钻好一根枪管。也正是因为整钻头和其他工具耽搁了,这才等到快一个月了才出成果。

不过锤打的时间相差不大,不代表难度也相同。双层复合式的枪管显然需要耗费更多的心力,而直接在长铁板上锻打难度可比短的要高多了,平添不少麻烦。

但说实话,一般人的第一反应是长铁板+多层复合式打造看着就让人放心,那可是真真YYDS。就让工匠们练练技术吧。

定下了枪管的制造方式,接下来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需要商议。首先是枪管长度定为1.1米,最小极限内径为18毫米,公差1毫米。这样的标准李子园觉得不高,毕竟铁匠工坊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而且待遇又好。十八世纪法军使用的一款制式燧发枪,在革命战争时期枪支质量大幅下降,子弹与枪管间的游隙普遍达到了1.48毫米,而之前还不到1毫米。百米靶命中率由之前的九成降至74%,这还是训练有素士兵的命中率。

当然了,他们使用的是2米的正方形木靶,宽度足足5个人的站位了。而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要求鸟铳手80步(约128米)射5尺(1米6)高,2尺阔的木牌,三发中一合格,十发七中为精。而每月考校时,三发中一无赏罚,中二发赏银一分(以那时的银铜比,一分银值七八文),三发全中赏银五分,这样的优秀的鸟铳手考核赏银居然才40文铜钱。

这个标准可比18世纪拿着劣质枪的法军高多了。同样训练有素,戚家军可以在更远距离上命中更小的靶子,至少能说明当时的造枪精度是足够的,而且,戚继光可没少吐槽倭乱时期工匠偷工减料。

至于为什么如此多人吐槽“排队枪毙”战术是因为命中率低才发明的,李子园觉得他们肯定不知道欧洲大平原上的骑兵是多么的凶残。不结成阵的火枪手拿什么对抗来去如风的骑兵,哪怕是后装线膛枪时代在宽阔平地上拿刀冲锋的骑兵依然是松散步兵的噩梦。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装填速度。敌人都不是傻子,你一直放枪我还不能冲锋跟你近战?着甲的远了未必能击杀,未着甲的拿着武器小跑一百米体力消耗也没那么大吧?一分钟一到两发的火枪哪来的火力密度,没放几枪步兵忍着点伤亡也都冲面前了,这时候你松散的阵型跟对面玩白刃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返回顶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修仙小说相关阅读: 奇门故事汇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 第一逍遥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 凡尘剑心2无常 大唐开局震惊了李世民 八卦钥匙 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 沈家大小事 中医大师扁鹊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汉末浮沉书 带着美女闯三国 云尧长歌 带着AI去穿越 大唐:九五至尊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